2018年1月28日 星期日

筋膜內的感覺受器--Ruffini Endings。 為什麼訓練身體需要在不同速度下?

最近許多人在跟我討論筋膜的內容,包含怎樣的動作能夠對於筋膜可以有效的增加效益?甚至避免傷害呢?



於是我上網搜尋一些文章 ; 本文參考: gray Institue內容:https://www.grayinstitute.com/blog/post/1372/proprioceptors-series-part-1-shakespeare-snl-ruffini-endings並加入小傅的碎碎念



有一個男人相當享受在運動酒吧的時光,他總是可以享受一個人這樣的時光,但是可以想像,他的老婆此時不斷在他旁邊講話,男生開始想要試著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而正當老婆發現自己被忽略的時候,老婆大人開始使用了“The Ruffini Effect.”的絕招,於是男生開始注意到老婆的聲音,但是男生並沒有回覆得很恰當,此時老婆的策略開始改變了,她開始講話變快、變得大聲,讓男生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對話,她使用轉換聲音的大聲來抓回注意力,而所謂的Ruffini Endings和老婆使用的策略是一樣的,透過大聲來抓回專注、透過速度來活化本體感覺受體、透過旋轉來增加動作的重要性。



筋膜課程.jpg



Ruffini Endings,它像是大部分的器官一樣,當有機械性的力量影響到它們時候,就會開始傳遞資訊給身體,這是它們被歸類為機械性感覺受器原因,而Ruffini Endings是富含在人體中的關節囊中、軟骨內、以及筋膜當中,有些研究者發現Ruffini Endings有不同的三種類型,但是一些可能都和不同組織所接受到的刺激不同有關。



大部分Ruffini Endings所富含的位置,根據研究主要位於關節中。而它們主要的任務是在感受拉力、壓力、以及旋轉,因此Ruffini Endings特別被容易在被stretch(牽拉)時候給活化。Ruffini Endings分布的位置更多在靠近身體近端的關節,但是並非平均的分布,而是分布在關節囊被牽拉的線上,也就是沿著關節被牽拉的力量方向富含著Ruffini Endings。



Ruffini Endings基本上就算沒有動作產生,也會有基本的活化程度,但是當動作啟動時,則會讓更多的Ruffini Endings活化



Ruffini Endings另外有一個特色,它對於動作的"速度"也特別有感覺,不同的速度可以活化出不同個體的Ruffini Endings,速度越快這類型的受體被活化的就越明顯。另外,Ruffini Endings是一個緩慢的適應者,也就是說,當外在的刺激還在,它就會不斷的活化,這也是說這類型的受體對於stretch是特別敏感的。



根據以上的特色,我們可以對於身體如何和感覺受器互相合作做出一點假設,首先我們得知Ruffini Endings對於提供外界對於身體的刺激是必要,並且因為Ruffini Endings在身體近端的地方分布較多,並且沒有平均的分散在身體當中。Ruffini Endings在大的關節內分布,並且會持續的活化這意味著和身體的姿勢控制是有關係,而不同動作速度(持續、快、慢)以及不同方向的動作(因為分布非平均)都是身體能完成一個漂亮動作的原因。



但又怎樣呢?為什麼這些資訊重要?Gray Institute®一一句話,動作啟動本體感覺受器,本體感覺受器啟動肌肉,而肌肉控制著動作。意味著適當的動作是關鍵,而3DMAPS® (3D Movement Analysis & Performance System) 就是這樣的系統來評估動作的進程。



2.jpg



透過3DMAPS®,透過分腿蹲、以及擺盪我們的手和腳的單腳站動作,使得我們的Ruffini Endings被充分啟動,而總共有66個不同的動作在全身,並且透過不同的驅動者(腳、手、骨盆)來誘發功能性動作,



不同的驅動者可以促進多關節的動作,整體的動作可以有效邀請更多的關節參與,也因此不同關節內的Ruffini Endings(特別是近端關節: 髖關節、軀幹、以及肩膀) 可以提供同時的關節動作資訊包含 "局部" 和 "整體"。我們也請個案或是病人在快的和慢的速度下進行度做,一開始可以請個案先在自我選擇的速度下進行動作,並且持續在對方可以成功的前提下逐漸增加動作速度,速度! 也是一個重要的評估面向。



當我們要求個案執行動作越來越快,會使得Ruffini Endings的活化更多被啟動,同時也會使肌肉更多更快的被啟動,並且需要更多的能量來執行動作的控制和煞車。而這些快速的動作可能正是個案所缺乏的,並且透過訓練讓個案的日常生活或是運動更加有功能。



但是,其實不一定快的動作都是好,如果從安全角度,個案不見得都能控制這些快速的動作,若是以訓練的策略,慢一點的動作時候組織提供較少的張力因此需要更多的肌肉力量(增加到挑戰),此外,因為少了Ruffini Endings的訊息提供,也會需要其他更多的感覺受器提供協助,這也是訓練的其中一個面向。



個案到底需要執行快的動作?慢的動作?還是同時呢? 當你執行 3DMAPS® Analysis Movements微調速度個案自己本身就會提供答案給你哦,因為動作本身就會提供不同關節動作的整合、個案本身執行不同平面和不同速度時候也會產生相對較成功的動作序列。到最後,如果動作能在可以控制的狀態下快速地完成動作,將可以增加動作的表現,也可以降低受傷的風險,但是如果單純要求快的速度執行度做並非是最快或是最安全的方式來成功完成動作



畢竟動作並須由成功開始,再持續發展成功,每個功能動作都是攸關於個案本身。



提供影片分享給大家https://youtu.be/9ZhLflxvSmY



2018年1月8日 星期一

我有健康的筋膜嗎? (part 2)

上一篇講了健康的筋膜,需要有好的力量傳遞,



但我必須說筋膜除了傳遞力量,



還有一個重點是筋膜上面富含著神經感覺受器,



因此對於身體的控制而言,筋膜的參與絕對重要。



相較於肌肉本身,神經系統對於筋膜以及周遭的基質更加敏感 約莫六倍 ( Van der Wal , 2009)



對於許多的人而言,



筋膜的健康可能代表著是否有足夠的延展性



沒錯這是非常重要,但是我認為光譜的另一端則是是否有足夠的控制能力,



因為過多的延展有時候意味著



【韌帶鬆弛】、【排列異常】、【不穩定】



這時候就不應該不斷的延展肌肉,



反而要回過頭來訓練肌肉本身的張力。



https://youtu.be/MMTPk5EnrW0



影片當中就是訓練穩定的方式之一。



 



 



究竟,我們要多少的穩定性,多少的延展性



當然,這就是困難的地方,



每個人所需要的工作挑戰、運動項目、訓練課表都有所不同。



我記得以前在研究所的時候,



學校的老師非常厲害,只要用手一摸選手的肌肉質地,馬上就可以知道這人是否可以得牌。



當下我實在難以至信,



但現在想想,其實這就是經驗,每每選手來找老師,



老師總是雙手放在身體上,去感受不同肌肉的張力、是否太緊、是否太鬆...



就像是人體的偵測器,一摸變知道有沒有!!!



 



回到筋膜的健康,



有沒有哪幾條筋膜鏈是特別需要訓練穩定度的?



包含解剖列車當中的深前線就是個很好的案例



深前線一路由腳底到頸部



包含 脛後肌、腰大肌、橫膈膜、一路到斜角肌



詳細的解剖如下



Posterior tibialis > interosseuos membrane > Knee capsule > adductor hiatus > intermuscular septum > femoral triangle > psoas > an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 diaphragm > pericardium > mediastinum > parietal pleura > fascia prevertebralis > scalenes



 



這些肌肉常常協助下肢以及中軸穩定,



因此不管何種個案,



我一定會需要訓練下肢的穩定,



包含在縮足的狀態下、膝蓋保持良好排列、骨盆微微前傾、腰部保持放鬆但是肋骨和骨盆對齊下挑戰臀部肌肉



看了實在很饒口,我覺得還是看影片好了



https://youtu.be/RWUA1AW-IKQ



 



我要如何知道我筋膜是過多動作還是太少?



可以玩一個簡單的遊戲,



去找你家人或是朋友,請他們一腳穩穩地站著,另一腳開始執行內收和外展,



此時你跪在朋友的面前,雙手扶著他的膝蓋,



你去感受不同軟組織的滑動,



你應該可以感受到皮膚在膝蓋外面產生較大的動作,



再去感受一下,是否可以感受到更深層的筋膜 (parietal myodascia)動比較少一點,



當你越來越厲害,



你甚至可以感受到韌帶是否產生移動。



 



這篇文章,帶出一個觀點,筋膜的健康不只是會活動(延展)



光譜的另一端,不要忘記它也應該要穩定 (張力)



至於怎樣才是剛剛好!?



你知道什么是“金发姑娘原则”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G8-e04xjro



金髮姑娘故事或許可以給我們一點想法.



 



 



 



 



 



我有健康的筋膜嗎? (part 1)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在研究筋膜,



而我看了一本Fascia in sport and movement的書,實在太精采了!



要有一個健康的筋膜,必須要知道筋膜的在動作當中有什麼特色呢?



Thoma Myers 這位解剖列車的發明者在一篇文章當中提到幾個重點



Image result for Thomas Myers



1. 筋膜可以傳遞力量,藉由筋膜將力量傳遞到附近的肌肉



2. 透過肌肉張力來強化附近的韌帶穩定



3. 透過筋膜附著在關節的連續連接可以傳遞力量到不同的身體截段



 



在上述的特色中,可以發現筋膜針對力量的傳遞非常重要,



我們人類在動作的時候常常需要進行力量的傳遞,



舉例來說,今天要完成一個漂亮的奧林匹克舉重,就需要身體能夠傳遞地面給予的反作用力,



動作可能並非很大,但是短短的一個踏地,給予身體的反作用力,透過身體的中軸和筋膜系統



一路傳遞力量到上半身並且完成舉起重量。







 



不單單是舉重,跑步也非常需要力量的傳遞,



每一步都需要和地面產生回饋,



 



在傳遞到上半身旋轉



總而言之,身體不斷的需要進行力量的傳遞,



更直接一點,只要你活在重力的條件下,就必須要面對力量傳遞。



 



 



回到筋膜的健康,因為筋膜需要傳遞力量,



若是力量只停留在某個區域,壓力就會不斷的累積,此時就容易產生問題。



好的筋膜,應該要能平均的分散力量。



 



在我的臨床觀察,常常發現容易產生問題的地方不一定是疼痛的地方,



因為疼痛往往發生在壓力過多集中處,



但是為什麼壓力會過多集中在這裡,當以筋膜思考時,會發現是因為



身體的另外一處並沒有辦法有效的產生延展 (或是說黏住了)



 



舉例來說,許多人膝蓋疼痛來找物理治療師,



經過動作評估,會發現髖關節的側練無法有效的延展,



進一步發現,括筋膜張肌的某個點產生緊繃而無法滑動,



這樣的問題,就容易造成膝蓋壓力過大,



為了解決這問題我們常常需要把這塊肌肉認真的伸展、放鬆...目標是什麼?



為了降低疼痛?



答對一半,



為了讓筋膜的力量傳遞更流暢,並且進一步增加動作品質。



當人有健康的筋膜、常常就會有健康的動作!!



https://youtu.be/FCOdlHlT1qs



(附上側鏈動作筋膜放鬆..)



 



最後! 身體的主控權應該回到我們手上! 而不是再被疼痛追著走



 



2018年1月6日 星期六

最簡單的筋膜控制力 : 上樓梯

筋膜控制力有哪些實際可以運用的?



該如何整合到目前我們已經在做的呢?



開始講這故事之前,需要知道動作需要哪些重要的品質?



第一



需要流暢



第二



需要安靜



 





 



流暢可能我還懂,但是動作安靜是什麼鬼?



不知道你有沒有在跑步的習慣,



通常專業的跑步教練一聽到跑者的腳步聲音就可以知道這人的跑步技術如何,



同樣的,身為物理治療師,我偶爾會閉上眼睛,去聽聽這人動作的聲音,



很多人動作時候,碰碰碰



每個腳步聲都超大聲的,



這告訴我這人的煞車效果並不好,可能是關節卡住、肌肉沒有延展性、或是力量控制不好,



這裡可以想像筋膜需要的兩大特色



彈性和剛性



 



 



如果要形容動作最好的職業你知道是誰嗎?



 



 



 



 



 



 



 



 



 



 



 



 



 





 



這應該是動作界的最高水準了,你有聽過忍者走路發出聲音嗎?



如果有,那他需要筋膜伸展了。



言歸正傳,



動作要流暢是什麼意思?



身體不斷的轉換動作方向時候,需要是逐漸減速再慢慢地增加速度,



這就是身體有良好控制的時候表現



如同下圖一般



 



Image result for sinusoidal movement



 



而若是沒有流暢的動作長什麼樣子呢?



其實就是剛好相反,



是屬於非常快的轉換方向,但是沒有任何緩衝地帶,



直接達到目的地,而這樣的動作其實反而容易增加受傷的風險。



 





 



 



因此,最簡單的筋膜彈性、剛性練習的方法之一,



就是走樓梯



不單單是走樓梯,你不能發出任何聲音,



這時候你需要全神灌注在緩慢的控制身體,



這正好就是很棒的筋膜控制力啦。



 



要有好的筋膜控制,



要安靜



要流暢



 



有了以上這樣的能力,相信你在運動或是生活都能更好駕馭



沒錯!



身體主控權應該在我們手中



筋膜也要拉筋? 沒錯!! 筋膜需要延展

筋膜也要拉筋?



最近看的一本書: Fascis in sport and movement



提到了筋膜也需要拉筋的概念....



 



 



Image result for dancer



一個好的舞者,需要的不只是身體的力量、協調、平衡、控制,



更重要的是身體肌筋膜 (myofasciae)的強韌和彈性。



 



Image result for myofascial



 



肌肉的外層筋膜近年來被探討的非常厲害,特別在a body in motion。



而許多研究也發現筋膜有幾個大特色: 



力量傳遞、本體感覺豐富、以及流體動力 (fluid dynamic)



而這幾項的特色,剛好是人體動作所需要的,



人體需要的動作需要有穩定又要有活動,



或者有人說有剛性但又要有彈性!



 



而除了這之外,人體的動作往往是環環相扣,



曾經聽過一個說法,我們的身體基本上就像是一顆顆個石頭包在一個絲襪當中,



絲襪本身就像是筋膜或者液體,而石頭就像是我們的骨頭或是關節。



因此筋膜絕對是身體的當中需要特別訓練的器官。



 



Image result for 3d maps gray institute



 



筋膜拉筋這概念開始被訓練的人重視!



不管是跑者、或者舞者、動作工作者,



筋膜的伸展絕對是一個需要被注意的事情。



而筋膜拉筋的概念有幾個重點,



第一



筋膜往往是一個膜、而不是一條線,



因此拉筋時候需要在不同方向、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離進行。



所以可能是對角線的拉筋、可能是旋轉的拉筋都有可能。



(這部分我非常建議大家去看Gray Institue的相關網站 https://www.grayinstitute.com/)



 



第二



筋膜拉筋可以是動態的。



大部分人的拉筋都喜歡在靜態下進行,



但是很少有人喜歡在動態下進行,



因為擔心受傷。



的確動態伸展若是沒有足夠的熱身,是容易受傷的,



但是在良好的熱身、啟動下,其實動態熱身的效果是能夠增進動作的表現(像是跑步表現)



因為當肌肉在收縮狀態下去做伸展,相較於靜態伸展可以更有效的影響到肌腱的結構。



這也就像是一隻貓咪會喜歡在肌肉延展的狀況下進行動態的伸展





這就像是貓咪前側的肌肉正在收縮、但是處於離心收縮的方式,



這樣的動態伸展,反而對於肌腱肌肉的結構有更明確完整的延展,



也在後續的表現上有較好的效果。



筋膜的健康影響到我們身體動作的品質,



良好的動作品質則可以幫助我們有更好的身體活動



最後讓身體的狀況更佳優化。



沒錯!



身體主控權應該掌握在自己身上囉



 



 



 



 



 



2018年1月3日 星期三

肩膀疼痛? 先看看前鉅肌和胸椎旋轉

肩膀疼痛往往是許多愛好運動人的痛苦,



舉凡推舉、肩推都會需要肩膀的健康,



今天要整理一塊重要的肌肉--前鉅肌





(前鉅肌肉)



這塊肌肉由肩胛骨的內緣一路連結到第一到第八根肋骨



主要協助肩胛骨產生貼附在胸廓上的能力,我們簡單可以想像他幫助肩胛骨產生穩定作用,



而往往,有肩膀疼痛的病人,前鉅肌肉的作用都會有些失常,



常見的問題包含肩膀的夾擠問題,因此是一塊大醫療人員一定會注意的肌肉,



而在動作的評估上,除了馬上評估到肩膀的區域外,往往需要先檢查身體整體旋轉的能力,



因為這塊肌肉的筋膜相連也同時影響到軀幹的旋轉能力。



 



Image result for spiral trains anatomy



由解剖列車可以觀察到前鉅肌肉連結到同側的腹外斜肌,再到對側的腹內斜肌,



以解剖的觀點,腹外斜肌肉同樣由第五根肋骨起始,



而這兩塊肌肉就在肋骨的區域產生解剖的連結,



在動作功能上更是環環相扣!



 





 



常常有許多人,肩膀的穩定不足夠



包含前鉅肌肉無法有效使用,常常見到上半身的胸椎也無法產生對稱的旋轉,



進一步的觀察,會發現腹內外斜肌肉的失衡,



最後導致這整條的動作傳遞力學無法有效的運用。



而當前鉅肌肉沒有再用力,



許多不應該過多出現的肌肉就會跳出來幫忙,



包含邪惡的胸小肌肉、提肩胛肌肉等等,



這也是許多現在上班族常見的問題,



過度維持在使用手機的姿勢,沒有正確的使用到肩胛骨的穩定肌群,並且搭配腹內外斜肌的訓練。



因此在處理肩膀的步驟中,



一定不要忘了處理胸椎的旋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cQBsGI4XD0



 



因此肩膀的問題,請一定要注意



胸椎旋轉的程度、前鉅肌肉的收縮、以及前鉅肌肉和核心肌肉的動力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