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是和 美國西北大學物理治療及人體運動科學系. --張心怡教授討論個案的延伸)
這篇文章想要分享臨床思考時候可能遇到需要注意的地方,
許多時候,來找我們的客戶或是學生都面對到深蹲無法有效完成的苦境,
物理治療師也會努力的去改變髖關節的角度,
甚至努力的看兩邊髖關節內轉、外轉角度的對稱性,
但是真的每個人的骨頭都一樣嗎?
首先我要先知道一般人的髖關節角度大致是多少?
方向 | 角度 |
彎曲 | 120度 |
伸直 | 20度 |
外展 | 40度 |
內收 | 25度 |
內轉 | 35度 |
外轉 | 45度 |
常常在臨床當中,我們一看到客戶無法執行深蹲,
看到角度不夠,我們就努力的想要去改善,
但是否知道,我們先天就有可能內轉外轉角度是跟正常人不同呢?
今天介紹其中一個可能--> "雙腳的髖關節和骨盆的相對位置"
一般來說,我們的大腿骨和髖關節的頭在水平上有一個15度的交角,
(此圖表示我們正常的狀態下大腿和髖關節頭有一個15度的旋轉角度)
但是,有正常,當然就有相對不這麼正常的人囉,
沒錯沒錯,就是有人的腳交角是過大的或是過小。
(交角過度的大,接近35度)
(交角過度的小,接近只有五度)
文章 寫到這裡,就開始會想,那跟我臨床或是我自己的深蹲有什麼關係?
因為大部分我們常常會想要去"矯正"人們的髖關節角度,
但若是對方就是先天的骨架問題呢?
(每個人骨架不同,當然矯正的時候也要考量進去囉!)
在人身體當中,我們若是不夠,就會想要補回來,
若是髖關節先天位置跟別人不同,我就自己把它轉回來!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的腳都是內八的,
因為我希望透過內八,把我先天交角的問題給改善,
不然實在很容易不小心髖骨就跑出去了,
那我寧可用內八來保護它!
我一直記得上過一位國內大師所說: 身體的代償並非不好,出問題往往是身體已經代償到無法代償了。
(交角過大,透過內八來協助穩定)
若是我們是屬於交角過小的,(如上圖3)
那我們代償的機制往往就是用外八來幫助,
想想看,如果久而久之,雙腳(或是單腳)都一直處在外八的位置
這麼一來,我們就會發現髖關節的內轉變的比較卡,
這時候如果我們一發現! ㄚㄚㄚ好卡阿,
開始作一堆的治療或是運動,
但是卻忘了,其實問題是先天的問題就是這樣,
反而應該要讓身體處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
討論時候,張教授特別提到自己的經驗,
若是刻意去改變這先天的位置,反而容易造成關節內壓力上升,
並且進一步影響到關節盂唇,最後甚至可成演變成 femoral acetabular impingement (FAI)
真的是嚇死寶寶了。
因此下次,若是再遇到深蹲無法有效完成或是兩邊不對稱的個案
記得不要忘記有可能是先天的問題,
這時候反而要做的是找到他們最適合的深蹲姿勢,
而不是要追求所謂"對的"深蹲動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