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日 星期四

臀大肌的另類收縮模式? 打翻以前的認知

這篇文章主要參考澳洲物理治療師Greg Dea 影片,並且經過他本人同意。

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LahJVX7cWY


以下就是影片中作者的重點節錄。

作者想要講解: 為什麼我們跑步的時候擺動雙手是如此重要,特別對衝刺的選手

以下是作者的邏輯。

首先,當我們的右側手臂往後帶動,此時張力會傳遞到對側髖關節,

張力會將傳遞到髖關節上的韌帶:髂股韌帶 拉得很緊


Image result for iliofemoral ligament 中文
























為何要這樣呢,因為這韌帶張力會使的髖關節往後伸直的時候一起產生內轉動作

這個內轉的動作非常重要,

作者提到,因為當我們的髖關節往後伸直的時候,臀部的肌肉是縮短,

肌肉在收縮的時候都會有一定適合的長度,若是肌肉太短,其實沒有辦法產生大的力量。

因此當髖關節產生內轉,其實是讓臀大肌的長度處在一個適合的收縮長度

我真心認為這樣的設計實在太聰明了。

作者於是在影片中提到了幾個動作來優化跑步的機制。















影片中可以看到,他請選手(?)進行髖關節往後伸直加上內轉的動作訓練

背後的原因就如上方的機制一般,讓身體可以有效的使用髖伸直肌群!


第二階段,作者提到可以如何增加髖伸直動作?

就是透過核心的穩定下,將髖關節往前推送,

因為此時核心已經穩定,腰椎不會產生太多動作,而是以髖伸直為主
















這影片給了我許多啟發,

最近在上Gray Institute 課程時候,提到一個漢Greg Dea 類似觀點,

肌肉往往不是乖乖地往一個方向縮短,

而更有效率的方式是: 一個平面肌肉長度縮短,同時另一個平面肌肉拉長。

這樣的機制讓肌肉不單單是在收縮而已,

而是透過拉長(儲蓄能量),並且也在過程中,其他平面縮短(釋放能量),

當我在看待動作時候,我非常重視髖關節是否能產生伸直、內轉的動作,

因為我們走路時候需要、跑步時候需要,也是一個重要的省力機制,

相反的,若是沒有這樣能力,反而使得臀部發力能力降低(功能性無力),

進階影響小腿、足部的壓力,常常發現人們足底筋膜、小腿緊繃都是在這機制上的不足

因此在訓練髖關節或是臀部的力量時候,我會建議將髖關節伸直 & 內轉 主動活動度訓練好

對於跑者或是健身的人,甚至是一般人走路機制,相信都會有所幫助




詳細的影片可以參考: https://www.grayinstitute.com/blog/post/912/vlog-functional-muscle-function-econcentric

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LahJVX7cWY




相關連結
【尼西健康小學堂】: https://www.facebook.com/nissibodyrebalance/
【臉書facebook】: a6699885@yahoo.com.tw
【movement wisdom 部落格】:http://t.cn/RE2Z3MH
【一對一諮詢】: ttps://goo.gl/forms/9MTxeGg6hAlP42Yg1


【影片頻道】http://t.cn/RE2GiK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